一、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的前身是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于1983年深圳大学创校时成立,由中国人民大学援建。1985年经济管理系分置为经济系与管理系,1987年经济系分为经济系和国际金融贸易系,1997年5月原经济系、国际金融贸易系和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联合组建经济学院。
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点、一级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统计学一级硕士点和会计学二级硕士点;拥有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国际商务硕士(MIB)、应用统计硕士(MAS)及数字经济硕士(MDE)五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理论经济学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现与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商学院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201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立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拥有综合专业实验室、现代物流实验室、物联网实验教学平台三个实验室,参与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实验室;拥有“广东省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共建中国质量经济发展研究院;2019年,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建银行业数字金融联合实验室;2023年,成立全国统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24年,成立深圳大学开放与创新发展研究院。
学院汇聚了一批经济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均衡、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术团队。现有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18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会士(RSA Fellow) 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青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珠江学者1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40人;博士生导师23人,教授24人,副教授42人,助理教授或讲师52人。
学院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日益凸显。设立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地区编辑部。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咨询类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中文权威期刊,以及《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JASA)》《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MSOM)》《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
二、招生信息

深圳大学2026年接收推免研究生(含直博生)招生公告
网址链接:https://yz.szu.edu.cn/info/1007/13436.htm
深圳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网址链接:https://yz.szu.edu.cn/info/1006/13396.htm
三、我校推免生奖助学金政策
深圳大学依托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吸引优质生源,鼓励学生专心学业。
(1)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学校助学金2000元/年;推免生等优质生源可获15000元特等学业奖学金;
(2)设有“鹏程奖学金”等社会(企业)奖学金;
(3)增加了研究生“三助”岗位数量,提高了岗位待遇;
(4)学校通过立项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鼓励导师提供科研津贴等形式吸引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从而获得资助。
按照我校奖助政策体系,以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一年获得的奖助学金均不少于8000元,表现优异的将不少于6万元,如累计学校现有助学金、荔研优学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等,一年所获奖助学金可超过10万元。具体参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2026级)》(https://yz.szu.edu.cn/info/1041/13265.htm)。
四、申请条件
1、申请人必须已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2、新生报到前应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五、预报名方式
即日起至9月11日,申请人可登录“深圳大学推免生预报名系统”http://ehall.szu.edu.cn/yz/ybm(建议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或360极速浏览器)进行预报名,并按系统要求提交本人以下各项材料:
1、个人简历;
2、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3、外语水平证明材料(例如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成绩单);
4、获奖证书(扫描件);
5、科研成果材料(例如学术论文、专利等扫描件)。



六、招生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易老师 0755-26534992
咨询邮箱:ceszu@szu.edu.cn
咨询微信群:
